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兩湖書畫藝術雅集 兩岸藝術家齊聚交流

兩湖書畫藝術雅集 兩岸藝術家齊聚交流
更新日期:2010/07/25 08:22 范綱武
【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范綱武】
  由杭州市委副書記葉明帶領的杭州市文化交流訪問團將於25日抵達南投縣參觀訪問,除將於上午參觀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及日月潭遊湖外,亦將於下午在日月潭大飯店舉辦「兩湖書畫藝術雅集」活動。
  包括江南書畫院長宋柏松、中國美院書法系副主任沈浩、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楊西湖等藝術名家,將與南投縣南投縣美術學會姚淑芬理事長及眾多藝術家進行交流,為兩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
  兩湖書畫藝術雅集活動內容精彩豐富,除由南投縣美術學會理事長姚淑芬及江南書畫院長宋柏松簽訂友好協議書,並邀請李轂摩大師及宋柏松院長等兩岸藝術家現場揮毫。藝術家揮毫以日月潭及西湖美景為題材共同創作,該幅作品寓意南投日月潭及杭州西湖「兩湖情緣」,創作完成後全體藝術家共同展示並合影留念,將合作畫作交南投縣典藏,深具交流意義。

親不「見」、愛無「心」 馮小剛籲恢復繁體

親不「見」、愛無「心」 馮小剛籲恢復繁體
更新日期:2010/07/16 13:21 廖珮君 

最近拍完電影唐山大地震的大陸名導馮小剛,語出驚人的建議,大陸當局應該恢復繁體字。他拿「親愛」2個字來舉例,這2個字從繁體變成簡體之後,親右邊的見,跟愛中間的心,都不見了,也就是所謂的「親不見,愛無心」,馮小剛說,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發生文化大革命跟唐山大地震,言論一公開,立刻引發網友爭相討論。
大陸導演馮小剛:「其實,這個電影是一部愛的電影。」
大陸名導馮小剛出席電影唐山大地震首映,說愛說出了大問題,他在個人微博發文章,說繁體字親的右邊有見,愛的中間有心,簡化後的親愛兩字,變成「親不見愛無心」!馮導於是推論,這就發生了文化大革命跟唐山大地震,文末更放炮,別的字都能簡化,唯獨親愛不行,希望大陸領導批准「親相見愛有心」!
此文一發,短短一天上千網友爭相討論,有人支持確實該改,有人反批馮導扯遠了,還有人乾脆踢爆他根本是想藉此宣傳新片。
事實上,大陸從1949年以來,簡體字歷經至少3次修正,近年更引起不少討論,像過去幾屆的全國兩會,不少政協委員都呼籲,大陸當局應該恢復使用繁體。
大陸政協委員梅葆玖(2009.3.4):「我小時候也是學繁體字,繁體字非常美,而且它是中國傳統文化嘛。」
相較於體驗過繁體教育的長輩們,這一代的大陸年輕人,對於繁體字似乎有點搞不清楚。記者:「這3個字呢?」小朋友:「(搖頭)。」記者:「這個字?」小朋友:「(搖頭)。」
不論是提供意見也好,或者宣傳電影也罷,看來名導馮小剛從昔日的賀歲片之父,當了政協委員跨足政壇之後,光是隻字片語,都創造莫大的話題。

簡體字演化簡史

漢字的簡體 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漢字就有了簡體。發展到小篆時期﹐很多字體簡化了。到了隸書和楷書時期﹐簡化的字體更多。在漢魏六朝的碑刻中﹐在唐代的寫經裡﹐都有不少簡體字。宋代以後﹐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流行的範圍﹐數量也大大增加。到了近代﹐太平天國在其文書以至玉璽上都使用簡體字﹐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提倡簡體字的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1921年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提出了整理漢字的辦法﹕限定通俗用字在2000漢字左右﹔減少筆劃﹐第一步採用已有社會基礎的簡體字﹐第二步把其他筆劃多的字也加以簡化。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了一項《減省現行漢字的筆劃案》﹐由陸基﹑黎錦熙﹑楊樹達聯署。這個提案是把簡體字作為運動推行的號召。

此後﹐接連出版了幾種系統整理簡體字的書籍﹕192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胡懷琛的《簡易字說》﹐書中提出 9種簡易字彙﹐除日本字﹑譯音字﹑複音字外﹐收簡體字300多個﹔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復﹑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譜》﹐根據《古烈女傳》等12種書收簡體字1600多個﹐反映了八九百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同年﹐北京自清榭出版卓定謀的《章草考》﹐收集了106種章草資料得章草3000個﹔193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國音常用字彙》說明中指出:“宋元以來有一種通俗的簡體字﹐舊稱破體或小寫﹐其筆劃較普通之體銳減﹐赴速急就﹐頗切實用。現在應該把它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故本書對於習見之簡體字﹐酌收若干﹐用小字附註於普通體之下﹐以示提倡。”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同年﹐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上發表《550俗字表》﹐1934年﹐錢玄同又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蒐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1935年﹐在錢玄同的主持下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字2400多個。

1935年新春﹐上海文化界人士陳望道等組織“手頭字推行會”﹐選定第一批手頭字300個。二月間由文化界200人和《太白》﹑《世界知識》﹑《譯文》等15個雜誌聯名發表“推行手頭字緣起”。在簡體字運動日益發展的形勢下﹐到1935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不得不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這個簡體字表是錢玄同主持編寫的《簡體字譜》草稿中的一部分﹐到1936年2月﹐國民黨政府又通令收回。這個時期﹐其他的簡體字出版物有﹕1936年10月燕京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出版的容庚的《簡體字典》﹐收字4445個。都本草書﹐省筆而不失舊形﹐保持原字輪廓。1936年11月北新書局出版陳光堯的《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其中來自草體的佔48%﹐來自俗體的佔40%﹐有些字經過作者改寫。1937年5月﹐北平研究院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

抗日戰爭時期﹐簡體字的發展主要在當時的解放區。解放區的油印報刊採用並創造了許多簡體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僅解放區使用的簡體字在全國廣泛流行﹐而且經過有組織﹑有領導的蒐集和整理研究﹐最終公布了全國通用的簡化字﹐確定了簡體字的合法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簡化漢字工作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制《常用簡體字登記表》。當時依據的原則是﹕整理已經通行的簡體字﹐必要時根據已有簡體字的簡化規律加以適當補充﹐所選定補充的簡體字﹐以楷體為主﹐間或採用行書和草書﹐但注意容易書寫和便於印刷﹔簡體字的選定和補充﹐以最常用的漢字為限﹐不是每一個繁難的漢字都簡化。後經過徵求意見﹐決定根據“述而不作”的原則﹐於1951年擬出《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555個。

修改後的修正草案經國務院漢字簡化方案審訂委員會審訂﹐1956年1月2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23次會議通過。1月31日由《人民日報》正式公布。

1922年,〝五四〞運動時期。錢玄同發表《減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簡省漢字筆畫的提議》等論文。指出當時漢字筆畫太多,不適用於學術和教育界上。

1935年6月,錢玄同編成了《簡體字譜》,收二千三百多字。教育部門從中選三百二十四個字,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這是歷史上第一批官方公佈的簡體字。受到人士反對,於1936年2月收回。

1950年,中共建國後。教育部開始搜集常用之簡體字。

1956年1月,國務院通過《漢字簡化方案》,全國分批推行。該方案共收簡體字五百一十五個,簡化偏旁五十四個。1964年,文改會編印了《簡化字總表》。簡化字的數量增加到二千二百三十六個。

1986年,發表個別調整過的《簡化字總表》,作為簡化字之規範。該總表一直沿用至今。
參考資料 http://wordpedia.pidc.org.tw/Content.asp?ID=50130

簡體字的由來

簡體字的由來
【人民報消息】關於簡化字的利弊,海內外的高知識階層早已開展了不少討論。由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親疏好惡態度不同,加上不同政體下臺灣及海外華僑所實行的繁體字,使這一問題的討論加入了不少背景色彩。下面我想從正反兩方面更深入地討論這一命題。

大力提倡簡化字的呼聲最早起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當熱血青年憤恨于國家落後挨打的處境時,他們就把中國傳統文化當作了替罪羊,在它身上傾注了一切失敗與絕望所帶來的滿腔仇恨,提出要徹底與傳統文化決裂,這裏面就包括了文言文和繁體字。當時的口號不是要簡化漢字,而是要廢除漢字,全部改學洋人的拼音文字。(現在人們認識到,漢字的符號特性使其成為最先進的文字,是最適合電腦處理的。而且學習漢字能提高智商,增進聯想和創新思維的發育。幸虧這場“廢字革命”沒能成功,否則我們不是丟了西瓜去揀芝麻,得不償失嗎?這是題外話。)

簡化字來源於草書,早在南北朝隋唐時期民間就開始流傳,為有別於正體字而被稱為“俗體字”,只是為了書寫方便而已,在正規場合人們還是用正規字,所以當時的人們能同時認識一個字的兩種或多種寫法。這就好比我們在家幹活時,為了方便,喜歡穿隨便的粗布衣物,可外出會客時會換成正規得體的真絲衣服,是一個道理。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幾千年,可到了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就只許人們永遠穿粗布衣服而要燒掉真絲衣服了。

1956 年1月底,大陸公佈了《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5月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如果再用繁體字就算錯字別字了。簡化字總表共有三表:第一表是352個不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也就是說,完全新造出了2238個新字
那麼這個造字比例有多大呢?目前大陸規定常用字為2500字,次常用字是 1000字,合為3500字,加上各行各業使用的專業辭彙,《通用字表》中共有7000字,也就是說掌握了7000字就能閱讀所有專業的普通書籍。七千的兩千,當然有些字不在這七千以內,但我們可以大致描述性地說明這個造字比例是很大的,難怪沒學過簡化字的人很難認識現在大陸的漢字。

為甚麼把簡化字比做粗布衣服而把繁體字比做精美的真絲衣服呢?因為漢字在簡化了筆劃的同時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由於簡化了筆劃,使很多字外形相近,識別率大為降低,於是閱讀速度反而變慢。由於人一生中看字的時間是寫字時間的無數倍,哪怕作家也一樣,所以整體來說卻是適得其反。同時,由於簡化字增加了很多偏旁部首,從而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這些新造的部首和字,在書法家的眼裏就比繁體字粗俗難看得多。

另外,由於把很多音相同但意義不同的字合併成一個簡化字,經常導致語意的混亂,並使漢字本身內在的詞源關係喪失,使整個漢字系統出現結構紊亂。用過電腦的都知道,繁體字和簡化字的輸入速度差不多少,但由於新加一套簡化字體系,人為地增加了一套檢索系統,從而使麻煩多了一倍。如果不搞簡化字,沿用歷史上幾千年的慣例,手寫時可用俗體,印刷還是用正體,那不挺好嗎?何必沒事找事多此一舉呢?用老百姓的話說,真是豆腐變成了肉價錢。

簡化字的理論根據是,綜觀漢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隸書、楷書以及行書,草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但認真研究漢字的演變,我們不難發現,漢字的發展同時遵循著從簡趨繁和從繁趨簡的雙項規律。由於人們生活和思維的日趨複雜,要表達的內容增多,於是需要創造新字,漢字也就從簡趨繁,增加筆劃後才能造大量新生字;反之,聽任筆劃過多,不予簡化,就會日益繁複累贅,於是人們便尋求簡捷的書寫方式。但研究表明,整體看來,從甲骨文到現代的文字,從簡趨繁的字多於從繁改簡的字。

推行簡化字的另一理由是為了消除文盲,讓勞苦大眾也能識文認字。事實上大陸簡化字推行了四十多年,可至今文盲仍一億多,半文盲更不計其數,相反,在臺灣,依然是繁雜的正體字,可由於政府注重教育,扶助平民子弟入學,到七十年代就掃除了文盲。由臺灣與大陸這組比較實驗我們可以看出,普及教育的關鍵不在文字筆劃的多少,而在政府用心的多少。

贊成簡化字的人認為,漢字不就是個代號嗎?代號不是越簡單越好嗎?與其花那麼多時間來學認字,不如多花時間來學習真正的文化。其實這是種誤解。漢字每個字本身就是一莆縮了的文化,一個固化的資訊模組,在學認字寫字的同時就是在學習中國的文化。比如奮的簡化字把中間的‘隹’字簡化掉了,隹是甚麼?它是種候鳥,下面的田代表鳥的棲息地,這個字說明候鳥只有奮力展翅,才能完成南北遷徙,去掉隹就丟掉了奮的最本質的資訊。

六十年代的簡化方案使漢字由平均16筆劃降到了10.3畫,到1977年共產黨又想推行第二套簡化方案,欲將筆劃降到十以下,後因民眾反對強烈而停止。這讓我想起一個笑話,英文中有很多字也很長很難記,我們能不能把它也簡化了呢?難道文字最重要的就是它書寫的繁簡程度嗎?為了簡單,廢除文字,不寫字不更好嗎?這當然是笑話,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在全球能對祖先的文字大動干戈,橫砍豎切的,恐怕只有中國共產黨人了。

談到這大家都明白了,繁體字簡化字各有優缺點,文字的繁簡難易都不是主要問題,那我們不禁要問:為甚麼非要搞簡化字呢?簡化字的背後是甚麼呢? 我們發現這裏面有個巨大的陰謀,有個很深的陷阱。
中國老百姓有句俗話:三代出一個貴族。意思是說,一個人文化氣質的培養是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要經歷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培養出一個氣質高貴的人,事實果真如此。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沉積都要求有個繼承過程,只有繼承了前人的,站在了前面巨人的肩上,我們才能看得更遠,才能有所發展。所以我們說,簡化字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了文化,使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命脈被簡化字割斷了。由於那麼多新字出現,廢除了那麼多正體字,六十年代後出生的人,哪怕是大學生,也很難閱讀40年前的報刊,更別說在那以前的古籍了,中華文化被攔腰砍斷了。
一個最生動的例子就是全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在百年校慶時發行了一百張限額的“”百年書簽“”,印刷精美,成為海內外校友爭購的珍藏品。誰知裏面錯字連篇。如“桃李芬芳”錯成“桃李紛芳”;“直掛雲帆濟滄海”錯成“直掛雲帆濟蒼海”;“坐擁書城,富甲一方”錯成“座擁書城,富甲一方”。北大文人都鬧這樣的笑話,可見中華文化後繼無人也。

這次的簡化字對中國文化的損傷巨大,它活生生地把後來的炎黃子孫隔在了祖先文化長河的外面,讓新中國出生的人成了“文化無根人”,成了文化荒漠裏的人。有人說新文化運動不是倡導學習西方文化,搞拿來主義嗎?可學來學去,事實又如何呢?很多時候都是邯鄲學步,沒學到別人的,反而把自己以前的好東西也丟了,就跟學蘇聯搞社會主義一樣,最後呢還得回頭搞有中國特色的東西才行。
為甚麼說這是個陰謀呢?因為傳統的中國文化教育人要做到“仁義禮智信”,要 “知天命,敬鬼神”,這與共產黨“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暴力革命基本理論是相反的,這和共產黨的 “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的鬥爭哲學相衝突的。共產黨為了使中國人跟隨它聽命於它,於是利用簡化字來砍斷其他文化養料的來源,讓其一言堂的文化封鎖和精神洗腦得以順利實現,從而鞏固其政治統治。這就是簡化字背後的陰謀。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61604862 這裡還有更清楚的解釋
參考資料 http://www.cgan.com/science/publish/pcart/chinsesword1.htm

關於六書的分類法則

關於六書的分類法則:「造字說」與「四體二用說」。

班固造字說:這是自鄭眾、許慎以來,六書造字之說,從來沒有動搖過的理論。而所謂「六書」是指漢字的六種構字規律,它是後人將文字依某些規律而作的分類。不過從唐蘭提出「三書說」後,六書的說法,才開始受到質疑。因此,六書的形成順序,是否也應依「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般的順序,也受到了挑戰。

只不過「六書 」(造字 )畢竟是傳統之說,其接受度較廣。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是繼承劉向父子對六書順序的看法,認為六書的順序應是「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認為六書皆是「造字之本」。

然而,「轉注 」、「假借 」是造字還是用字的法則,學界似乎還是有著分歧。因為魯實先先生就力主「轉注」、「假借」是輔助的造字法則!換言之,這兩種造字法並不能獨立存在,需要依附在另外四種基本造字法則身上才可以。故對班固造字說的觀點,變形成了缺點。亦即其論述,頗有不夠完備之處!我個人也認為班固這種說法,只是戴震之前,因沒有人提出主流性立論,而被傳統匡住的結論。直到戴震提出精闢的觀點後,才掀起一番熱絡的研討。

戴震四體二用說:這種觀點是指六書當中,前面四種是「 體裁」,也就是創作文字的方法;後面兩種是「 應用」,也就是使用已創作文字的方法。

古人用象形、指事創作獨體文,將單純的人事物轉為文字;用會意、形聲創作合體字,將複雜的人事物轉為文字。不管怎樣,創作文字時,主角都是它們想要表達的人事物等概念。而轉注和假借則是用來描述一些文字誕生之後產生的狀況,比如說某個字被借做它用、某個字以訛傳訛等等,事實上這兩種造字模式,都是在已經有文字的狀況下,針對文字本身的改變,也就是說主角是文字。

這樣的觀察與立論,是戴震之所以提出「四體二用說」的基礎。如果說這種主張有甚麼缺點,那麼大概就是:中文同義字很多,卻不一定都是「轉注和假借」的結果,很容易讓初習者造成些許混淆吧!不過,我個人很傾向他的看法。畢竟,「六書 」是造字之說的傳統觀念,在「 轉注和假借」中,很難說得通,因為造字是創造新字的意思,而「轉注和假借」並沒有創造新字,只是「意義移轉 」罷了。除非將意義轉移到另一個字上面,也算造字法則。否則「造字說」看似落伍了。現代文字學者,也都普遍認定這種說法了。

戴震真是一個偉大人物,「 四體二用說 」是他在「答江慎修先生論小學書」中,提出的偉大見解,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說:「指事.象形.諧聲(形聲).會意四者,書之體止此矣:由是之於用,曰轉注.曰假借,所以用文字者,斯其兩大端也。」故他認為,前四書為造字之法,後兩種為用字法。王筠在「 說文釋例」中也說:「 象形.指事.會意.諧聲(形聲)四者為經,造字之法也:轉注.假借為緯,用字之法也。」可見「四體二用說」顯然是比較妥確的看法了。

古人造字的原則共有六項,稱為(六書) 。 六書是就已有的文字加以研究分析,整理歸類所得,因此我們可以依據六書的類別,為每一個字找出當初造字的方法。 一般習用之六書名稱與次序 :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 轉注、假借
六書之中象形字最早形聲字最多
造字的基本法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造字的補充法則---轉注、假借 。
不能再加以分析的獨體、稱為「文」---象形、指事。 可以再加以分析的合體,稱為「字」---會意、形聲 。 象形與指事之別---象形是具體的「物」; 指事是抽象的「事」。

會意與形聲之別--- 會意是「形符」+「形符」 ;形聲是「形符」+「聲符」。

象形就是對文字所要表達的客觀賞實體加以摹擬,將其外形特徵濃縮為圖案化和抽象化的線條,象形是漢字構造的基礎指事當文字所要表達的不是某個客觀實體,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象形便無法造字,只能用更抽象符號示意。
因此指事字是用符號表示抽象的事物,象形字是描畫具體的事物的形狀。這是指事和象形的分野。

指事的構造,主要可以分為兩種: 一、純粹幅用記號來表示抽象概念,二、在象形字上面附加符號以表示抽象概念會意是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象形字組合,湊出一個新的意義。
用象形的方法,去描繪艸木等形狀,是可達成目的。但草木類繁多,若完全使用象形,很難一一描畫出來。而且同是一個音,可以代表許多不同的物,例如桐樹的「桐」,竹筒的「筒」,銅錢的「銅」,聲音完全相同,在使用語言時,有實物可指點,還不致發生障礙,如果單把音符紀錄在紙上,就無法分別了。形聲字就可解決比一困難,故利用「形符」加上有注音作用的「聲符」配合起來的一種造字方法。

形聲字依照字形的排列,可以歸納為六類:
一、左形右聲,如:伴、鰻…。
二、右形左聲,如:雞、郡…。
三、上形下聲,如:菁、霖…。
四、下形上聲,如:驚、烈…。
五、外形內聲,如:圃、衷…。
六、內形外聲,如:聞、辯…。
參考資料 參考http://ilc.k12.edu.tw/1002613986/index.htm

字體演變

漢字的演變過程2-字體演變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範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甲骨文&金文等)、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體,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


甲骨文 :
指刻在占卜用的龜甲獸骨以及一般獸骨和骨角器上的文字。寫而不刻的字在甲骨上也有發現,但數量很少。在已發現的甲骨文裏,最重要的是殷墟甲骨文。 時代:商代,西元前1300-1100年間的通行字體,是王室占卜時用的刻在龜甲骨上的文字。
特點:字的大小不一,線條纖細,棱角鮮明,字形瘦削挺拔,結構未定型,方向可變,偏旁、點數不定。甲骨文的結構已由獨體走向合體,有了形聲字,已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



金文:
代表:周宣王時鑄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
金文:指鑄在或刻在銅器上的銘文。古代銅器銘文的搜集和研究,早在宋代就已開始。一千年來陸續發現的有銘文的古銅器為數頗多,屬於先秦時代的就有萬件以上。西周是銅器銘文的全盛時代。這一時期的銅器銘文不但數量多,而且篇幅也往往比較長。比較突出的,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有291字,西周後期的毛公鼎有498字。春秋時代也有長篇銘文,但已不如西周時代多見。研究西周、春秋時代的文字,金文是最重要的資料。
時代:周代,是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又稱鐘鼎文
特點:線條有肥筆,點畫圓渾,體勢雍容。 文字變化的特點:形聲字增加;出現簡體字。




篆書:
篆書是最早的一種書體,其筆法比其他書體簡單。其結字富有裝飾性。篆書的種類繁多, 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一般可分成大篆和小篆兩大類。廣義來說,秦朝文字前的書體,如甲骨文、金文等都可稱爲大篆,秦統一文字後的篆書稱爲小篆。從整個體系來說、大篆是未定型的漢字, 小篆則是定型方塊漢字的基礎。 時代:秦代,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即進行文字改革,把之前的大篆簡化後推行到全國,這種經過整理的文字就是小篆。
特點及意義:小篆是漢字第一次規範化的字體,把原來不固定的偏旁統一,筆劃也基本固定,使字體定型化。符號性和規範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隸書: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因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時代:秦代就有,漢代成為正式字體。 特點和意義:筆劃趨於平直,增添了波勢和挑法,字形漸成扁方形。
隸變:用點、橫、豎、撇、捺等筆劃轉寫篆書所發生的變化叫做「隸變」。
隸變意義: ⑴使漢字進一步變成純粹符號性質的文字,同時也是漢字由繁趨簡的演變現象。使形體發生了一次大變化。 ⑵隸書之前的古漢字具有圖形意味,而隸書是由筆劃組成,是真正的書寫階段。隸書之前是古文字時代,隸書之後是今文字時代,隸書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



楷書 :
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字體,代表人物為顏真卿
時代:發生在漢末,完成於魏晉時代。
特點:由隸書變來的,是點、橫、豎、撇、捺、鉤筆劃的進一步發展。楷書是在紙和墨發明之後,書寫比用漆在木簡上書寫更流利,所以逐漸演變成更適合新工具的書寫方式,簡省了隸書由於漆濃稠而必須加上的波磔,字形也改變了隸書因為寫在木簡上,為儉省字間隔空間寫成扁形,而改成正方形。由於這種字體可以作為「楷模」,故稱為楷體,成為直到現在漢字書寫的標準字體。直到印刷術出現後才出現了宋體。
意義:楷書的出現,使漢字成為方塊字就定型了,完全是由筆劃組成的方塊形符號此後,漢字只有不同風格的書體和美術字,再也沒有創造出取代楷書的新字體。
行書 :
是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運筆自由的一種書(字)體。行書不同于隸、楷,其流動程度可以由書寫者自由運用,代表人物為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由於楷書書寫較慢,只用於正式文章或公文。在一般人平時書信往來時,書寫有些隨意,不太端正,因此叫做行書。行書類乎草書和楷書之間,偏向於楷書的也有人叫「行楷」,偏向於草書的叫「行草」。
行書一般用做草稿或書信,但有些著名書法家的行書也被人們珍藏。最著名的當數王羲之的「蘭亭序」,本來也是一份草稿。

草書 :
代表人物:懷素 草書 自敘帖
草書:草書作為書體的定名,最初是因為這是一種潦草的體態,「草」表示非正式的意思。草書成為一種書體之後,規範了筆順和結構,也有一套書寫規則,這就是書家所謂的「草法」,即運筆的「路線圖」。
時代:草書出現較早,從漢代初期,書寫隸書時有時才「草率」地書寫而形成的,由於漢章帝喜好草書,因此被稱為「章草」,是一種隸書草書。後來楷書出現,又演變成「今草」,即楷書草書,寫字迅速,往往上下字連寫,一般也有簡化的規律,但不太熟悉的人有時不易辨認。
特點:草書的寫法非常簡便,其他書體幾筆才能完成的「」、「」、「」、「彳」、「言」、「耳」等偏旁部件,都簡化為一筆;「則」字省略為三筆。所以,草書的筆畫、結構的顯著特點是「刪難省煩,損複為單」,比其他書體簡略。寫草書比寫楷書有趣,學習草書並不難,關鍵是掌握基本的「草法」。
草書形態分為章草、今草、狂草三種類型。其中,狂草最有浪漫、抒情的性格,最能表現書法的節奏、韻律和筆墨的千變萬化,又變幻莫測,那連綿的筆勢 像音樂的旋律,那恣肆的形態像優美的舞姿。所以說,草書最能體現中國書法藝術的精神。
參考資料 http://tcsl.ntnu.edu.tw/info/index.php?pageText=7-1-1&subMenu=7

漢字的演變過程

漢字的演變過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中國文字是如何演變的呢?
原始文字文字發明前的口頭知識在傳播和積累中有明顯缺點,原始人類使用了結繩、刻契、圖畫的方法輔助記事,後來用特徵圖形來簡化、取代圖畫。當圖形符號簡化到一定程度,並形成與語言的特定對應時,原始文字形成。1994年,湖北楊家灣大溪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種符號中,部分特徵與甲骨文有較大類似之處。這一發現將原始漢字的形成過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東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號,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幾何符號,河南賈湖距今8000年前龜甲上的幾何符號賈湖契刻符號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階段的表現。但是,商朝以後的漢字和這些幾何符號是否一脈相承?這個問題還在爭議中。許多學者提出,這些符號不一定是漢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絕對肯定是文字元號。

##象形指事時代
從甲骨文到小篆,漢字經歷了從鉅細靡遺描繪意象的方式往簡化成容易紀錄刻畫的方向變遷,字形逐步脫離事物的具體形象。這一時期的漢字也稱為古文字。
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在已發現的4500多個甲骨文單字中,目前已能認出近2000字。與甲骨文同期,青銅器上鑄造的文字稱為金文或鐘鼎文,西周時期的《散氏盤》、《毛公鼎》具備很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李斯在大篆和六國古文的基礎上,進行規範和整理,制定出了小篆作為秦朝的標準書寫字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
小篆呈長方形,筆畫圓潤流暢。小篆解決了各國文字間出現大量異體字的情況,「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
文字的統一有力促進了不同民族間的文化傳播,對中國的統一以及東亞各國的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文字史所罕見。
漢字的發展經歷了許多不同的演變。初期漢字系統的字數很少,以象形與指事的獨體字為主,大量事物以通假字來表示,使文字表述存在較大歧義。例如先秦的「文」,兼有後世的新字「紋」的功能,表示一組成各種事務的規律、型式,不單指文字的文,也包含野獸身上的花「文」、布上面的織「文」、手指的指「文」等數種含意。除了「凹」、「凸」等特例直到唐朝才發明,大部分的象形指事字很早就已經定型,成為下個時代形聲會意組字法的基礎。

##形聲會意時代
為了能更精準的表述,最早從小篆的時代開始,因應隨文明發展不斷增加的新事物,以基本的象形指事字為基礎,發展了形聲、會意的組字法,以組合字的方式,來細化大量的字出來,使得文書上記載越來越精密,在楷書以後到今天一直為造字的主力。
例如:
最早海上的交通工具就只有:「舟」一種;但演化到現在,細分成「舨、舟、艇、船、艦」等不同小大規模與形制的「舟」。  一開始金屬只有「金」一種,但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對於金屬的知識更加豐富,「金」被細化成「金」、「銀」、「銅」、「鐵」等等。 隋文帝楊堅原為隨國公,但因「隨」字的「辶」有不穩定之意,故去掉「辶」,而造「隋」字作為國號。 唐朝和武周時,武則天根據「日月當空」之意而造字「曌」(同「照」字)作為她的名字。
同時發明的文字還包括圀、瞾、囝等。人稱則天文字。 五代劉龑取「飛龍在天」之意創了自己名字內的「龑」字。 在近代,由於大量西方知識的湧入,也造了許多字。例如隨著「Beer」傳入中國,如何用漢字表達是一個問題,最初譯為皮酒,後覺不妥,於1910年左右創造了「啤」字——譯為「啤酒」。(而在同一時期,朝鮮半島採用了「麥酒」這個名字作為「啤酒」的譯名。)

近代化學名詞在翻譯成中文時,也用了形聲指事造字法,造了一系列的新字,例如「溴」、「鈽」元素與「醇」基、「醛」基等有機化合物名詞。另外化學上還有很多將兩個字的部分湊合起來表示新的意義的字,其發音也是兩字發音湊合而來。如「烴」(碳氫)、「羰」(碳氧)、「巰」(氫硫)、「羥」(氫氧)等。 為了表示英制的單位,還造了一些多音節的字,如浬(海里)、嗧(加侖)、瓩(千瓦)、呎(英尺)等。

不過這些多音節的字在1977年7月20日大陸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和國家標準計量局所發的《關於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中被淘汰,在大陸地區已不再使用,(被簡體字取代)但港、澳由於當時乃它國的殖民地,所以並未受到簡體字的影響;而台則因政治因素也未受簡體字的影響。
有了造好的象形、指事的獨體字為基礎,使用形聲、會意組字法隨著文明的發展,組出表示新事物的合體字,這使得記載為文時,以前述的各種不同的船來說,只要看一單位的字體,我們就知道指的是那一種「舟」,這樣辨識理解的效率非常高;反過來,以組詞的方式就要看過前後文(或短或長)有其他哪些字才能判斷正確的意義,較缺乏辨識效率,但方便口語溝通(漢字同音字太多,聽覺不易辨識,解法一為組詞,二為如韓日語數音為一字:「浬」發音為海里)。

鯨魚的天敵?

鯨魚的天敵?

A:1.天敵:大型齒鯨類、鬚鯨類是不是沒有天敵?別名殺人鯨的逆戟鯨 連海洋中最大的藍鯨 都吃;換句話說,鯨魚的天敵也在鯨目中 。逆戟鯨位於海洋生態系的頂點,他們重小型魚類吃到鯨魚、海豹等海棲哺乳類,甚至還吃鳥類,食物範圍相當廣泛。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7020611981
新華網惠靈頓11月10日電(記者夏文輝)大批環保人士和遊客10日在新西蘭北島一處海灘緊急搶救擱淺的80多頭鯨魚。
當地環保官員說,海灘附近居民發現一些鯨魚在淺海中來回游動。落潮時,不少鯨魚擱淺在海灘上。環保人員、附近居民及遊客連忙趕來,設法將擱淺鯨魚送回大海。
http://tw.myblog.yahoo.com/jw!p1JERgWaHxxQAzo25DUHqzU-/article?mid=265

鯨魚的天敵是同屬鯨目的虎鯨或是逆戟鯨(學名 Orcinus orca),也叫做殺人鯨(killer whale)現在另外一群主要天敵是人類(human),由其是日本人(Japanese)
參考資料 知識+ 網路 奇摩字典

鬚鯨類與齒鯨類的主要差異

鬚鯨類與齒鯨類的主要差異

1.進食方面: 鬚鯨類的進食採取鯨鬚濾食的方式,而齒鯨則是採取牙齒嚼食的方式.
2.噴氣孔: 鬚鯨兩個噴氣孔, 而齒鯨的噴氣孔只有一個.
3.食物: 鬚鯨食物主要來源為魚類和小蝦, 而此鯨的主要食物來原則為魚類與烏賊

鬚鯨亞目主要的形態特徵是沒有牙齒,但是有具大的鯨鬚,可用來篩選浮游生物,所以為濾食性。齒鯨亞目的主要特徵為有牙齒,掠食性,且牙齒的數目與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響會有不同,全世界現存有13科約79種。以下為詳細的分類地位:

動物界(kingdom Animal)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哺乳綱(class Mammalia)

   鯨目(order Cetacea

    鬚鯨亞目(suborder Mysticeti , blaleen whales)

    齒鯨亞目(suborder Odontoceti , toothed whales

鯨魚都吃什麼?

Q:鯨魚都吃什麼?

A:鯨魚有分為兩種,齒鯨 和 鬚鯨 。

齒鯨就是有牙齒的鯨魚,可以吃海獅([Zoology] a sea lion )、海豹([Zoology] a (true) seal)、海狗(a fur (or eared) seal )、企鵝([Zoology] a penguin )、魚類(fish)、大烏賊([Zoology] a squid; a cuttle; a cuttlefish; an inkfish)、甚至鳥類(a bird ) ,基本上他什麼都吃,也會吃鯨魚( awhale) 喔!像是逆戟鯨(殺人鯨),會集體行動,攻擊落單的鯨魚。

而鬚鯨,沒有牙齒的構造,有特化成鬚板的牙齦,鬚鯨通常體型都較齒鯨大,食量也較大,但他們卻吃浮游動物 ([Biology] plankton)。覓食時,他們迅速的向前游,張大嘴巴,使海水帶著浮游動物流進鯨魚嘴裡,牠閉上嘴的同時,會把海水經由嘴裡的鬚板排出,浮游動物就被卡在鬚板上,被吃掉了!牠們只有在特定的季節覓食,吃的超胖的,在游到忘了哪裡去生殖,生殖期幾乎不覓食!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5042407573鯨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少數哺乳類動物. 全世界的鯨類共有九十多種,其中又可以分為兩大類. 一類口中沒有牙齒而只有鬚,此類被稱為鬚鯨. 目前所知的鬚鯨種類約為十多種, 體體型非常巨大,是哺乳類動物中體型最大的動物. 鬚鯨主要食物多為海中浮游生物.

另一類由於有中有牙齒,因此稱為齒鯨. 齒鯨的種類約有八十多種, 且大多齒鯨的體型都較鬚鯨小, 除了抹香鯨例外,體型較大. 此外,海豚亦被歸類於齒鯨類.
底下先簡述一下鯨類在動物界的歸類. 鯨類屬於:動物界(kingdom Animal)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哺乳綱(class Mammalia)鯨目(order Cetacea)~鬚鯨亞目(suborder Mysticeti , blaleen whales)~齒鯨亞目(suborder Odontoceti , toothed whales)

鬚鯨類的鯨魚有 4個胃,齒鯨類一般也有 4個胃 ,但是初氏喙鯨居然有15個胃呢!
因此
鯨魚也會((反芻))

日本為亞洲捕鯨大國

相傳日本人捕鯨魚是徐福所傳授。
秦始皇派遣至海外探尋蓬萊仙島,求取長生不死的仙丹,沒有結果,回報秦王,因受大魚所阻,不能取到仙藥。據史記中記載,秦始皇政三十七年(西元前210 年)徐福向秦始皇要了「善於射殺鯊魚的人及大弓箭」再度出海至日本。據日本和歌山縣新宮市史記載:此地因潮流關係,成為日本捕鯨的中心地,同時此地的捕鯨技術,亦相傳為徐福所傳授,因此在各地盛行「鯨魚舞」以紀念徐福。新宮市三輪崎漁港為日本著名的捕鯨基地之一,有自古相傳的古老習慣,在捕得鯨魚以後,一定將鯨肉供奉於徐福墓。
日本現存有徐福捕鯨圖」畫作一幅,畫中為二十隻搖漿小船圍捕二尾鯨魚,每隻小船上有漁人 10 名,有人擲槍鏢鯨魚,有人弋漁繩牽引十分生動。我國古詩中亦有同樣的記載,如唐代詩人李白的「古風」中就有。「…尚採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努。射海魚長鯨正催嵬…」;清時黎庶昌在「訪徐福墓」中也有「…滔滔碧海掣長鯨弩射濤頭照眼明,遺法尚遺秦士在相將賽墓報徐生」。

不論日本或中國都有類似的傳說及記載,日本人最早捕鯨魚的方法是在秦朝時我國徐福所傳,似乎極有可能。
日本捕鯨業已有四百多年歷史,鯨肉曾經是日本人重要蛋白質來源,早期日本人在其沿岸,使用鏢刺及網取式捕鯨。十九世紀,美國、英國侵入太平洋,以動力漁船、捕鯨砲大量在日本附近海域捕鯨,致日本捕鯨業衰退。二十世紀初,日本建造新式捕鯨船,往南冰洋捕鯨,開啟了日本捕鯨業的新局面。

捕鯨,百餘年來一直是國際爭議討論的題目。英國在 1908 年即訂定有關鯨魚工業的法律,防止鯨魚被濫捕,後來國際上也紛紛採取保護措施,1931 年國際捕鯨公約簽字,1937 年捕鯨國在倫敦簽署捕鯨協定。
由於捕鯨船隻、設備、技術不斷地進步,1937 至 1938 年之漁期, 全世界捕鯨數量達二萬九千頭,1944 年全世界捕鯨數限制為每年一萬六千頭。1946 年十五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國際捕鯨取締公約,1971 年制定「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 同年國際捕鯨協會 (IWC) 提出終止商業捕鯨的宣示,雖然被允許捕鯨的數量逐漸在減少,而反對捕鯨的聲浪及動作卻愈來愈大。
1987 年底國際商業捕鯨已經全面終止,實際捕鯨行為依然假借調查鯨魚資源等其他名目存在,國際間爭議不休,糾紛仍然持續。

日本捕鯨文化 藉科研為目的屠鯨:
鑒于全球鯨魚數目劇減,在國際社會和環保團體多次呼籲下,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從1986年起禁止商業捕鯨活動,但是,以科學研究為目的卻不在此限。目前,43個成員國大部份均支持原住民捕鯨,但對于商業捕鯨的意見出現很大的分歧。多數成員國希望禁止捕殺鯨魚,因為鯨魚已經成為海洋的象征,但由日本和挪威為首的其它成員國,則主張可持續發展商業捕鯨業,就與漁業一樣。

日本每年進行兩次自設配額的「科研」捕鯨,分別在春夏兩季鯨魚活動繁盛期。載著200多名隊員的調查船隊從下關港出發,駛向鯨魚出沒的北太平洋。這時,身兼船長之職的炮手會先以鐵炮捕殺鯨魚,再由研究人員解剖和抽取樣本,並將鯨魚的捕食習慣、遷徙模式等進行分析記錄。然后,鯨魚屍體會轉到冷藏庫,待回國后分售魚類批發市場,所得收入將作為研究經費,然而,環保組織指責日本政府以所謂的「研究」計劃,實際用意是繞過商業捕鯨禁令,借「科研」之名來掩飾商業捕鯨。事實上,日本「科研捕鯨」所得的鯨肉,最后統統供應給全國200多個市場和專賣店。
為推翻IWC的商業捕鯨禁令,日本甚至以經濟援助為餌誘小國加入IWC,以壯大反對力量。日本政府透過向貧窮的沿海國家提供漁業援助,換取他們支持該國的捕鯨政策,此方法據稱已經成功收買8個IWC成員國,包括加勒比海地區、所羅門群島和畿內亞。面對日挪兩國的包圍戰術,部份IWC成員國在商業捕鯨的立場開始變得軟化,可能容許恢復有限度的商業捕鯨。然而,由于鯨魚繁殖緩慢,一旦禁令被推翻,將是一場鯨魚大災難。
參考資料 日本文化物語

鯨魚位於海洋食物鍊的最高層

1. 會吃磷蝦的鯨魚是哪一種?還是任何一種都會吃?殺人鯨會吃磷蝦嗎?
2.磷蝦的相關資料(不用太多 可以的話請附圖)
3.關於鯨魚位於最高消費者的食物鏈並說明如果補鯨過度會造成什麼影響 (植物.動物...)以及人會遭到啥後果?

解答:
問題一 : 幾乎大型中型鯨魚都會吃磷蝦 , 少數肉食鯨魚 , 比較不會吃 , 會吃的中型大型 , 沫香鯨 , 白鯨 , 座頭鯨 , 藍鯨 , 駝背鯨

而殺人鯨 , 也就是虎鯨他並不會吃磷蝦 , 因為他是少數肉食鯨魚 , 主要食物有 , 各種魚類 , 海獅 , 海豹 , 海象 , 鯨魚類 , 鯊魚類 , 不過虎鯨是海洋中具有高度社會行為與智慧的生物 , 就像是訊猛龍一樣 , 所以算是海洋中數一數二的補食者 , 也有這重要的食物鏈

問題二 : 磷蝦是屬於小型浮游生物 , 生產的方式是卵生 , 繁殖能力相當的強 , 而他最容易被某些物種列為特定食物 , 鬚鯨 , 蝠鱝 , 鯨鯊 , 鋸齒海豹 , 以下是圖片


問題三 : 最高食物鏈 , 其實以海洋中來說 , 鯨魚類 , 算是位於魚類的端點 , 所以整個生物的食物鏈會比較不一

捕鯨過度 : 其實補鯨過度會造成海洋生物生態變化 , 盡而破壞他門的生態環景與食物鏈(也就是一物剋一物) , 比如拿虎鯨來說 , 諾他數量變少 , 則鯊魚類會變多(特別是大白鯊攻擊性強) , 諾鯊魚類多 , 則會造成魚類的危害 , 盡而減少物種與滅亡 , 而造成生態破壞

對於人類來說 , 就如期上 , 但是最多也是讓人類少了食物來源 , 但是卻會破壞生態 , 可說是人類也是另一種天敵也不為過 , 不過現在補鯨比以前少了點 , 必近鯨魚類少數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以上簡單回答

參考資料:奇摩知識

保育鯨魚與捕鯨之經濟價值比較

保育鯨魚與捕鯨之經濟價值比較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Value between Conserving and Catching Whales
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吉仲
研究生:顏雪如
[ 摘要 ]國際捕鯨委員會於西元1986年實行商業捕鯨禁令,禁止任何以商業目的捕捉販售鯨魚的行為,但有許多贊成開放捕鯨的國家認為鯨魚數量過多已威脅到當地的漁業或者認為捕鯨為其國家文化的一部份而提倡廢除商業捕鯨禁令。200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第58屆例行性會議中,贊成重新開放捕鯨的國家以一票之差的優勢要求國際捕鯨委員會廢除1986年實施至今的商業捕鯨禁令。因此本文之研究目的為探討重新開放捕鯨是否有其必要性,亦即去比較未來開放捕鯨後,捕鯨所增加之經濟市場價值與保育鯨魚所減少之非市場價值以作為是否開放捕鯨之參考依據。捕鯨的市場價值估計是先透過建立鯨魚生物成長模型後去模擬未來鯨魚母體數及捕捉數去得知鯨魚肉及油的供給函數,之後再建立鯨魚肉及油之需求函數,將兩者結合後,去計算出未來若開放捕鯨後,鯨魚肉及油的經濟市場價值。保育鯨魚的非市場價值估計是透過Meta-analysis所建立之計量迴歸模型,若未來開放捕鯨,則其所造成的鯨魚數量減少會使得其在生態及賞鯨等價值的減少,因此可藉由此迴歸模型,去計算每年因開放捕鯨所造成之賞鯨減少價值。研究結果顯示,以經濟面來看,若未來決議開放捕鯨,其開放比例應維持在一小額開放比例下,如0.05%下,賞鯨所減少之非市場價值才不會低於捕鯨所增加之經濟價值,亦即有正效果產生。此外,依據國際捕鯨委員會所設定之修正管理程序,若決議開放捕鯨,則其開放捕捉比例為0.5%,而在此開放捕捉比例下,以長期面來看,賞鯨減少之經濟價值會高於捕鯨所增加之經濟價值,此結果可作為未來是否開放捕鯨之參考依據。
參考資料http://www.whale.or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30&Itemid=87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漢字文化2

黃琬玲‧吳少英‧吳耿禎‧陳浚豪‧姚謙+林晉弘‧木村了子


什麼是當代藝術潮流?它如何與傳統文化、流行文化、常民生活交織?

藝術形式和內涵之間的辨證又為何?



黃琬玲Huang Wan-ling b.1980/臺灣





以「裝飾性文化」的鮮豔浮誇,質疑資本主義消費文化的人們

1980 年生於臺灣臺北。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版畫組,現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版畫組。她以「貢養人」水墨系列作品,於藝壇突起。她的創作緣起於個人成長學習經驗,過程中「曾經」拍攝、選擇的「記憶切片」交錯,前後影響著她「目前」的工作生活狀態。當下過程是個記錄的形式,閱讀影像的某分某秒。影像成為了無限追憶的感傷,或者某種不知名的溫暖撫慰人心。在這樣的氛圍裡,她選擇了想要敘述的影像,將之描繪、再製,成為個人內在最深且不可破滅的「永恆」。





吳少英Cindy Ng Sio leng b.1966/澳門







以錄像記錄動態的水墨,展現中國哲學上陰陽宇宙觀

1966年生於澳門,1997至2006年生活於臺灣,2007年始工作於北京。她創作的動機起緣於記錄水墨的美,經過長期的實驗階段,於2004年開始用錄像記錄動態的水墨。在影像裡,水墨之流動相當柔和,卻不間斷,觀賞者只能屏息以待,等待著螢幕最終渲染成黑──然而,突如其來的水流卻如煙霧般短暫地暈開了墨,也消弭了原本的期待。隨著水緩緩流入,與墨、水相融,沖淡墨和水,孕育出不同厚度的墨與其多層次的質感。墨與水之相融同時展現了衝突與和諧,在視覺上與陰陽宇宙觀的互依互賴有異曲同工之妙。







吳耿禎Wu Keng-Chen b.1979/臺灣

串連文字和剪紙技藝,闡述文字作為人際溝通媒介背後的真諦

1979年生於臺灣臺南,畢業於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之後投身於視覺藝術領域。他寫詩、攝影、做舞臺設計,以剪紙藝術於藝壇綻放光彩。本次參展新作「人人」,由兩個塊體組合人字型展牆,表面是一片純白,陳述「不管你是大人小人男人女人變性人不變性人好人壞人我們都是人…」;人≠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無可替代的美麗的燦爛的人。







姚謙+林晉弘Yao Chien b.1961/臺灣; Lin Zin-Hong b.1979/臺灣









以歌詞朗讀和圖像符碼的鏈結,喚起觀者自身的經驗情懷

姚謙,臺灣著名的作詞人、製作人、音樂經理人。近年來在流行音樂之外,積極開拓聲音藝術的跨領域發展。作品結合流行音樂元素,並透過多媒體的形式呈現;本次參展的作品「我多麼羨慕你」,以全民風行的卡拉OK為創作的靈感與發想,由姚謙朗讀流行音樂歌詞,並結合藝術家林晉弘的手繪創作,透過電視螢幕播放的文字、圖像符碼,與音樂旋律、朗讀聲貫穿觀者所有的身體感官,向內回視情感與記憶的源頭。

漢字文化

陳浚豪Chen Howard b.1971/臺灣






在萬顆圖釘的光影中,體驗「攝受」的靜默之聲

1971年出生於臺灣南投,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長久以來,他使用大量工業生產的圖釘,以集體勞力密集的方式進行空間性的圖釘裝置。本次作品他將圖釘以點、線、面來構成文字造型,經由觀者的位移以及圖釘光影的明暗變化,圖案似有若無,文字若隱若現,在某個角度清晰,卻又慢慢消失在移動之中,時顯時隱。這情境在試圖創造視覺化的聽覺感受,在圖釘光影中體驗「攝受」的靜默之聲。







木村了子Kimura Ryoko b.1971/日本





以古典包裝流行,營造出對比鮮明的欲望身體

1971年生於日本京都,畢業於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她是日本當代藝術家頗為特殊的一位,她的作品不論是媒材的使用與風格的呈現,介於日本主流文化(傳統膠彩)與次文化(當代卡漫)之間。她使用日本傳統工筆技法,及具浮世繪風格的屏風與掛式卷軸作品形式,延展出不同的形象或建立不同的偶像觀。木村個人認為:每個人在生命不同階段,都可以依據周圍環境建立不同的形象,而人在這當中,不僅能夠尋找崇拜的對象,也能對自我人格有所發現。

黃鋼‧洪素珍‧林俊廷‧涂維政


漢字文化如何與異(它)文化撞擊、相融而產生變異?

文字在不同時空、書寫模式所產生新舊、真假的意涵為何?







黃 鋼 Huang Gang b.1961/北京





以物件本身所包含文化意涵,詮釋文化之間的交融與衝突

1961年出生於中國北京。身兼畫家、學者的黃鋼,畢業於中央工藝美院。黃鋼有別於「六十後」世代藝術家的觀念和創作手法,並不刻意強調個體的主體性。他在創作題旨上多涉及宗教與文化,運用西藏傳統的木刻佛經印版、手抄佛經與古老的西藏犛牛皮箱為裝置材料,結合礦物質顏料、中國傳統大漆顏料、金箔和宣紙來創作,顯現出性靈化的「後極簡」美學追求,充分體現東方「禪」意境中那淡泊而又寧靜的氣韻。













洪素珍Hung Su-Chen b.1949/旅美





以生活經驗出發,用印章來表現個體與群體、陰陽實虛的對應關係

1949年出生於臺灣,1976年移居美國舊金山。作品除了以多媒體影音做創作,並依空間屬性創作裝置作品。關切個人與社會文化的對話、文化差異,及身體與自然的探討。曾獲麥克耐特基金會全美科技整合獎和駐館藝術家、加州藝術委員會新類型藝術獎…等多項獎。本次作品「印」,是從拿起一顆立體的印章,蘸上印泥,穿過空間,印在紙上成平面性的字體,再把印章放回原處的一連串動作來發想。藉此提醒自己已回到使用漢字與圖章的亞洲,及想像一顆顆「印」字像水仙在水邊被自己的倒影迷住了…







林俊廷Lin Jun-Ting b.1970/臺灣





以漢字為題材,從新媒體藝術的觀點,演繹漢字的極致美學

1970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畢業於臺南藝術學院應用藝術研究所。曾獲臺灣第一屆「國際科技藝術獎」,並前往紐約學習。他的藝術創作多以科技媒材表現見長,在其自述中曾提及:「在我的創作中,常以光、聲音及影像等虛擬表現方式,創造新的美感經驗。」本次作品「墨舞」,是將漢字結合新媒體藝術,讓觀者的每一次身動,牽引出文字的書寫,進一步凸顯人與文字之間的主動與被動關係,寓意人們每一個行為背後,即是在書寫歷史。







涂維政Tu Wei-Cheng b.1969/臺灣





以文明遺跡之偽造來批判文化機制與價值體系

1969年生於臺灣高雄,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造形所。知名的「卜湳文明」系列作品包括文明遺址的實擬、表演行動、紀錄拍攝、展演、周邊商品販賣等。曾獲第二十八屆「臺北美術獎」、臺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本次作品他以擬造文明的方式,使用壁畫、畫像石、石碑、石刻等不同古文明形制的混合意象物,與新世代資訊產物――電腦、電腦符號、亂碼等結合,這種「科技擬古物」與不同文明、不同世代的特有形制相互拼貼,藉其凸顯荒誕卻合理化的過程,指涉他所理解的當下或未來的文明狀態。

2010年7月18日 星期日

科技進步的影響

科技技術的進步影響整個人類的發展,科學技術已經直接的或間接的影響人類的思想模式與生活型態,伴隨而來的結果,是社會制度結構與生產方式的迅速改變,對整個社會制度與文化層面都產生了衝擊。


人類致力於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質的想法驅策下,便大力發展工業、資訊科技,刺激人類進步.在獲得正面的利益時,卻也製造了不少的負面影響.伴隨現代科技發展而來的環境污染、核輻射、大氣變暖 、生態失調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溫度升高、朔膠產品的氾濫........,全都是人類在符合自己慾望下的產物.

我們在思考研究生產的物品是有利益於人類、社會的,但往往卻無法看到立即性的危機,像臭氧洞的破壞,我們不也在當初使用CFC的幾十年後,方可知它的巨大破壞力。

1.科技的進步使人類的生活方式脫離古老的生活,例如:電力的運用使我們有冷氣吹,有電視看,等等

2.以前雖然有法律可是並沒有辦法像現在驗DNA這麼準確,所以使得現在科技為國家最重視的一部分,以前的中國是文人的地位最高,可是因為有科技的進步,現在有技術的人才才是最被重視的阿

3.科技使得人類對於時間更有觀念,以前只能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但現在並不是這樣了,有的人白天一條蟲晚上一條龍,至於空間的話,科技使得我們可以住高樓大廈,對於土地的利用可以更完善

4.正面影響就是帶來人類生活的便利性

5.負面影響就是破壞原有的大自然生態,及作息週期,科技進步對地球而言絕對是壞的,地球長久以來一直維持生態的平衡,當人類出現後至工業革命前,人類也還算跟大自然合平共處-------可以看看現在尚未很文明的原住民族 對地球有何破壞,工業革命後 科技開始進步,才開啟了地球的耗劫,現在環境的破壞 生態的耗劫,那一樣沒有人類科技作後盾,人類使用科技,完全是以自己作考量,

不會考慮地球的利益,現在需要談的是科技對人類是好的嗎?連這點很多人都不一定答得出來,有了科技之便,人類不是該更輕鬆,有嗎?有了科技 人類該更快樂,有嗎?現在科技發展像不能回頭的路,只會一直發展下去,而不管對人類是好?是壞?科技的進步,讓人類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但,人的慾望無窮,在研發科技時,讓科技進步時,也開始對大自然開始造成破壞,電腦科技進步的優點:人類文明加快進步,生活更便利。電腦科技進步的缺失:眼睛疾病,頭昏腦脹,肥胖,心血管疾病,便秘,泌尿道疾病增加,人際關係疏離。

就環境而言..空氣污染與水污染是一定會有的。

就人類而言..科技一但進步許多..會讓人有高品質的生活格調..但是相對的..人們的生育率會下降

就疾病而言..科技的進步..會促使醫療的演進和技術提昇..使人們的平均死亡率降低..造成了人們的扶養比變大

就生態而言..人們的科技一但進步..會造成惰性..然而..人們的自我會愈來愈不滿足..像是檳榔..種植那種植物真的會使水土保持不良..也會讓大自然原有的生物受到波及

人們的科技進步會讓原本生活上的不方便能一一解決..未來可能會有機器人與你共舞.唱歌之類..也會帶動經濟繁榮的盛況



以交通工具而言:人力 -> 馬車 -> 汽車 -> 飛機

科技的進步可以發展出更快速的代步工具, 縮短了兩地兩人的距離, 相對的也造成一些污染的產生, 空氣品質的不好等缺點

科技進步帶給人們方便的生活(好處)

科技進步讓人們怠惰,懶的動手做事情(壞處)

科技技術的進步影響整個人類的發展,科學技術已經直接的或間接的影響人類的思想模式與生活型態,伴隨而來的結果,是社會制度結構與生產方式的迅速改變,對整個社會制度與文化層面都產生了衝擊。



人類致力於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質的想法驅策下,便大力發展工業、資訊科技,刺激人類進步.在獲得正面的利益時,卻也製造了不少的負面影響.伴隨現代科技發展而來的環境污染、核輻射、大氣變暖 、生態失調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溫度升高、朔膠產品的氾濫........,全都是人類在符合自己慾望下的產物.



我們在思考研究生產的物品是有利益於人類、社會的,但往往卻無法看到立即性的危機,像臭氧洞的破壞,我們不也在當初使用CFC的幾十年後方可知它的巨大破壞力。



1.科技的進步使人類的生活方式脫離古老的生活,例如:電力的運用使我們有冷氣吹,有電視看,等等



2.以前雖然有法律可是並沒有辦法像現在驗DNA這麼準確,所以使得現在科技為國家最重視的一部分,以前的中國是文人的地位最高,可是因為有科技的進步,現在有技術的人才才是最被重視的阿



3.科技使得人類對於時間更有觀念,以前只能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但現在並不是這樣了,有的人白天一條蟲晚上一條龍,至於空間的話,科技使得我們可以住高樓大廈,對於土地的利用可以更完善

4.正面影響就是帶來人類生活的便利性

5.負面影響就是破壞原有的大自然生態,及作息週期

裝置藝術的特徵

裝置藝術的特徵


 裝置藝術首先是一個能使觀眾置身其中的、三度空間的“環境”,這種“環境”包括室內和室外,但主要是室內。

 裝置藝術是藝術家根據特定展覽地點的室內外的地點、空間特地設計和創作的藝術整體。

 就像在一個電影場裡不能同時放映兩部電影一樣,裝置的整體性要求相應獨立的空間,在視覺、聽覺等方面,不受其它作品的影響和幹擾。

 觀眾介入和參與是裝置藝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裝置藝術是人們生活經驗的延伸。

 裝置藝術創造的環境,是用來包容觀眾、促使甚至迫使觀眾在界定的空間內由被動觀賞轉換成主動感受,這種感受要求觀眾除了積極思維和肢體介入外,還要使用它所有的感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甚至味覺。

 裝置藝術不受藝術門類的限制,它自由地綜合使用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戲劇、詩歌、散文、電影、電視、錄音、錄影、攝影等任何能夠使用的手段。可以說裝置藝術是一種開放的藝術手段。

 為了啟動觀眾,有時是為了擾亂觀眾的習慣性思維,那些刺激感官的因素往往經過誇張、強化或異化。

 一般說來,裝置藝術供短期展覽,不是供收藏的藝術。

 裝置藝術是可變的藝術。藝術家既可以在展覽期間改變組合,也可在異地展覽時,增減或重新組合。

自然,裝置藝術本身也在變化,例如,當代裝置藝術不再是對傳統的博物館展覽的一種反叛,相反,已經成為博物館的寵兒。最初以反對博物館永久收藏為其宗旨的“環境藝術”(也就是裝置藝術),也被“招安”,進入博物館的永久收藏藏品名單。

何謂裝置

所謂「裝置」(Installation)泛指一種手法而非風格,它主要是針對一個實存空間或概念空間所進行的藝術創作行為或手段,而各門各派多或少都曾以「裝置」的方式進行創作,因此,它不是一個派別而是一個概念 ;不論舊或新,這些作品不但消解藝術原有的社會功能審美觀,藝術家刻意安排所產生的意義突變,也反應出當代藝術受到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價值的深刻影響。


藝評家廖仁義認為:「『裝置藝術』是二十世紀60年代已來逐漸被使用的一個名詞。它泛指那種在一個特定的展覽空間中,藉由跟觀賞者之間的互動,創造出此一空間的藝術特質的作品 ; 因此,裝置藝術除了涉及一件作品從 『場地』與『時間』之中去營造自己的藝術意涵之外,這種互動還意味著一件作品對於場地與時間所能產生的重新詮釋的功能。」

裝置藝術

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是一種興起於1970年代的西方當代藝術類型。裝置藝術混合了各種媒材,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中創造發自內心深處的和/或概念性的經驗。裝置藝術家經常會直接使用展覽場的空間。許多人追溯裝置藝術的根源到較早期的如Marcel Duchamp這些藝術家,他們使用現成的物件而非傳統上要求手工技巧的雕塑來創作。由於裝置藝術擁有1960年代觀念藝術的根源,在大多數的裝置藝術中,藝術家的強烈張力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這個特色讓裝置藝術與傳統雕塑的距離又更遠了些,因為後者是著重於形式。


裝置藝術使用的媒材包含了自然材料到新媒體,比如錄影、聲音、表演、電腦以及網路。

有些裝置藝術屬於場域特定藝術(site specific art),它們只能存在於它們被創作出來的那個空間中。在紐約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就經常展出這樣的作品。

新一代設計展心得

這個燈是用幫浦的想法設計的,想要跳脫一般點燈開燈的方式,然而在燈的外表上設計幫浦的樣子,有下壓開燈的意思,但是我覺得還好,不是很特別,在外觀上也還好,不是很特殊。

新一代設計展心得

這組我真的不知道他是在幹嘛的,而且看起來怪恐怖的,根本就不會讓人有想要去看他的慾望,而且亂七八糟,根本不知道他的主題在哪,也不知道為什麼可以在新一代展出…

新一代設計展心得

這組的設計是以乾杯不醉的想法去設計的,但是我覺得這樣的設計在市面上應該會不怎麼討喜,更何況杯口真的太小了,而且也太麻煩了。

新一代

這組燈,我一進去的時候就吸引了我的目光,讓我想進去再看得更仔細一點,


它讓我感覺有種古典的風格,但由於他是金屬材質,會比較重,所以芯要能夠支撐的了燈罩。

新一代設計展心得

這組燈啊,結合了月曆,他用了很像厚紙板的東西,做出一片片的小花,而小花就是日期,隨著時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燈罩,過了幾天就可以拿下幾朵小花,算是一個有心思的作品吧!


這組啊,我覺得很可愛,也很有質感的一個桌子,他支撐那塊玻璃的下盤,是以北極熊的身形下去做出來的,上面那塊玻璃就好像是北極上的一塊冰,是我覺得還不錯的一組設計。

新一代設計展心得

這個還滿厲害的哦,上面看的平面圖是自己用3D軟體畫出來的,看起來很像真的,好像真的是一個住家,沙發的設計,中間可以拉出來當靠背,也可以延伸出來放腳,然後拼在一起可以當一張床,單一個可以當桌子或是沙發,一個還滿實用的設計。

新一代設計展心得


這組是面紙杯的產品,完整的一系列,還滿可愛的設計,外表看似咖啡杯,但是他是面紙盒。

新一代設計展心得


這是一個還滿完整的一個作品,有一系列的相關產品,主題性還滿明顯的,以宇宙的時間做出相關月曆,並且裡面裝有磁鐵,所以可以吸附在冰箱上,然後他們還有做一組的相關產品,完整的包裝起來。

新一代設計展心得


這個是以昆蟲為主題的小夜燈,擊掌就會發亮, 在擊掌一次就會關掉,很可愛的一個設計,將各種昆蟲的特點誇飾出來,做為公仔,而且每個公仔都是自己做的,很精緻的公仔。

2010年7月4日 星期日

北極冰層融化 殺人鯨北移威脅原住民生計

加拿大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北極冰層逐漸融化,殺人鯨漸向北方遷移,可能威脅原住民印紐特人的生計,他們仍依傳統捕魚為生。
加拿大漁業部科學家佛格表示:「北極冰層逐漸縮小,而看到殺人鯨的次數則有增加趨勢,我們發現兩者之間確實有直接關聯,因此研判可能由於冰層減少,造成殺人鯨往北遷移。」
佛格森的研究小組去年接獲往來哈德遜灣的科學家、旅行社與印紐特漁民通報,說他們多次見到殺人鯨出沒。哈德遜灣是加拿大北部內海,面積比法國還大。
加拿大研究人員表示,根據專家統計,一九八0年代期間,俗稱殺人鯨的虎鯨 (Orcinus orca)每年夏天會在該處海域出現五到十次,但去年卻激增到三十次。
在同一時期,北極冰層已大幅縮減。根據美國與加拿大研究人員最近在「地球物理研究期刊」發表的研究報告,二0四0年以前,北極冰層在夏季時節可能會完全消失。
佛格森的研究小組目前尚無法確認,到底哈德遜灣出現的殺人鯨是從何而來。不過,他們猜測可能是來自北大西洋靠近冰島或加拿大諾瓦斯科細亞省的海域。
研究人員也不能確定,體型龐大的殺人鯨到底吃些什麼。
佛格森說:「有些殺人鯨吃魚,但我們不認為在北極有這麼多好魚供牠們吃。因此我們正在驗證牠們可能吃大鱘魚、獨角鯨、北極鯨以及海豹的猜想。」
佛格森小組與曼尼托巴大學合作研究,研究報告中指出,殺人鯨向北遷移,讓當地印紐特漁民很擔心,因為殺人鯨可能吃掉他們賴以為生的漁獲。

鯨魚消失了

2010/03/18
最近在巴塔哥尼亞海岸,有人發現「南露脊鯨」正以“創紀錄”的高死亡率逐漸消失,但至今沒有人知道原因是什麽。
十八世紀以來,西方工業國家的濫捕已使這個巨大的海底動物瀕臨絕種。一直到 1937 年禁獵令的實施後,牠們才有日漸復出的跡象;然而科學家發現,從 2005 年開始,在阿根廷瓦爾德斯半島(Peninsula Valdes)附近海域,已有 308 隻南露脊鯨死去,而這裡是牠們重要的繁殖地。數據也顯示,有將近 88% 的南露脊鯨活不過 3 個月……
有人提出一些死因假設,如生物毒素、疾病、環境因素啦等等。爲了解開謎團,今天有一群來自世界科學大會的鯨魚專家們,聚集於阿根廷 Puerto Madryn,試圖找出問題癥結和解決辦法

引用自http://greensofa.typepad.com/green-sofa/2010/03/southern-right-whale.html

非法捕鯨鯨豚滅絕 人類無魚可吃

非法捕鯨鯨豚滅絕 人類無魚可吃
分類:窺心室
2007/04/22 20:01
更新日期: 2007/04/21 11:39
國際捕鯨委員會雖然在1972年通過禁止捕鯨行為,不過許多國家捕鯨業者,還是不斷屠殺海中的鯨魚,導致如今鯨魚數量不到2百年前的5%。研究鯨豚的專家警告,濫捕鯨魚的下場,有可能導致海洋食物鏈破壞,海洋魚類生態失衡,人類可以吃的魚類恐怕也將越來越少,海洋漁業跟著受害,TVBS獨家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帶您深入了解。
畢生投入研究鯨豚的潘恩博士,1970年錄製的「鯨魚之歌」專輯,感動全球千萬人。潘恩博士:「我聽見鯨魚歌聲時,我覺得…很難解釋,好像被迷住了。」
不過研究400多年,鯨豚歷史的潘恩博士發現,18世紀庫克船長,南極探險途中,當時海上鯨豚多到捕不完,歷經人類2百年捕殺,鯨豚數量只剩不到原來的5%。潘恩博士:「1年當中被殺的藍鯨約佔總數的10%。」
儘管國際捕鯨委員會通過禁止捕鯨,不過許多捕鯨業者,繼續將魔掌伸向可憐的鯨魚,甚至出現整個魚村屠殺鯨魚的悲慘場景。喬登:「你好我是喬登,今天我要講鯨魚的故事,鯨魚、海豚和鼠海豚,統稱鯨豚,全球總共有80種鯨豚。」
為了讓保育工作向下紮根,保育工作者絞盡腦汁。潘恩博士發現,鯨豚大量減少,會導致大型鯨魚改吃海獅以及海瀨,導致海膽暴增,海草被吃光,海魚無處孕育,將造成海洋漁業窮途末日。潘恩博士:「為何如此?都是因為貪婪。」
專家提出如此驚人警告,世人不能再坐視,消極讓鯨豚滅絕,否則當海洋生態失衡,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之際,後悔將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引用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nVeP7hGLFwSySTuUdGp98l0-/article?mid=1946

專題主題文字資料-世界末日-3

1982年9星連珠人類也平安度過了  
星象學家認為,2012年可能會出現太陽、地球、行星連成直線的現象,太陽在天空中的線路將會穿過銀河系的中心,這會讓地球處於更強大的未知宇宙力量的牽引下,加速地球毀滅。『這種連線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意義的。』李旻笑著說,這些所謂『幾星連線』的現象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體現。其實,1982年曾經出現過『九星連珠』的現象,也沒有出現過什麼災難性的事件。在2012年以及未來幾十年內並不會出現行星排成一條直線的情況,而且地球也不可能突然就到銀河系中心去。事實上,每年冬至時,從地球上看,太陽就像是處於銀河系的中央,這種現象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不會造成地球引力、太陽輻射、行星軌道的變化,所以這個預言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
在《2012》影片中,瑪雅人預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依照瑪雅歷法,地球由始到終分為五個太陽紀,分別代表五次浩劫,其中四個浩劫已經過去,當第五個太陽紀來臨,太陽會消失,大地劇烈搖晃,災難四起,地球會徹底毀滅,按照馬雅歷法是3113年,換算為西歷便是2012年12月21日。  專家說,對於太陽活動高峰期,科學家認為太陽耀斑還不具有毀滅地球的能力,經過一些數據模擬和對地球大氣環境的研究,2012年的太陽活動只會對地球通訊系統造成打擊,對於地球本身來說,危害不會很大。  『科學發展到今天,很多突發事件,雖然會給我們帶來麻煩,但人類始終有辦法來面對。』李旻說,就像以前遇到的厄爾尼諾現象、雪災等等,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但從宏觀上還可以掌控。
對於《2012》這部影片來說,我們在看的時候可以把它當作純粹的『科幻電影』來欣賞,而不要太過恐慌。『但是我們可以從這部電影裡,感受到一種未知的能量,促使我們有一種危機意識。未來,我們在進行開發的時候,懂得保護地球,這纔是電影想要告訴我們的最重要的道理。』  
多年來,世界一直盛傳著,數千年前瑪雅人曾預言,2012年的12月21日將是地球文明消失的大限。很多人因此擔心世界末日快到了,好萊塢甚至還以此為題材拍出大片。被稱為災難大片的《2012》上映以來,一直爭議不斷。許多觀眾在看過電影以後信以為真,紛紛把矛頭指向美國宇航局,譴責其隱瞞末日的真相。迫於輿論的壓力,美國宇航局也不得不出面闢謠。  

之後,瑪雅文明的繼承者們也站出來闢謠了。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道稱,面對西方好事者的傳說與一般民眾的恐慌,瑪雅長老皮克頓似乎有些不堪其擾,趕忙澄清屆時僅是舊紀年的結束、新紀年的開始罷了。  
其實早在1999年前,西方世界就曾經盛傳著『世紀末末日的傳說』,但是隨著新年鍾聲的敲響,世界在安然無恙地步入下一個新千年,這個所謂的『末日預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這樣看來,似乎每隔一段時間,西方世界就會傳出世界末日即將降臨的說法,繼1999年世界末日預言之後,最讓民眾覺得恐慌的就是2012年的瑪雅預言了。對此,危地馬拉籍的瑪雅長老皮克頓終於忍不住跳出來說:『根本沒這回事!』他甚至表示,末日理論源自於西方,瑪雅人從來沒有這類想法。  
源自於中美洲的瑪雅古文明,最早分布於南墨西哥、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及薩爾瓦多等地,雖然公元前2000多年形成的瑪雅文明早已被各種天災人禍給湮滅,但卻輾轉留存了讓人驚艷的瑪雅歷法以及精准的預言。報道稱,至於瑪雅人所說的2012年,指的應該是人類在精神與意識方面的覺醒及轉變,從而進入新的文明。
引用自: http://tech.big5.enorth.com.cn/system/2009/11/24/004286399.shtml

專題主題文字資料-世界末日-2

2012年,世界和我們不會毀滅  天文專家破解科幻大片《2012》四大末日預言:地磁『威力』不及普通磁鐵;撞地小行星在哪,至今沒看見;9星連珠17年前就發生過;太陽耀斑不足以毀滅地球。  
2012年12月21日,洛杉磯:大地崩裂成一條條深不見底的溝壑,岩漿湧上街道,摩天大樓像多米諾骨牌一般傾覆。同一天,喜馬拉雅山留守的僧人還沒來得及敲響第三聲警鍾,洪水就攀上了這座『世界屋脊』,將一切都卷走……最近熱映的《2012》讓很多觀影者大呼『驚悚』。磁極互轉、小行星撞地球、太陽地球行星連成直線、太陽活動劇烈,這些『傳說中』能帶來毀滅性災難的事件,在2012年會不會出現?記者采訪了江蘇省天文學會秘書長李旻,他表示,這些所謂的災難僅僅是『科幻而已』,無需太過恐慌。  過去7800萬年中已經出現過171次地磁倒轉  

『地球磁極互換』是關於地球如何毀滅的最流行的說法。據說一旦如此地球就會南北極顛倒,改變自轉方向,引發地殼劇烈運動,《2012》就借鑒了這一說法。磁極互轉到底有多厲害?會不會預示著世界末日的來臨?  
『其實從地球的歷史來看,的確發生過劇烈的磁場變化。』李旻說,在過去的7800萬年中地球磁場共出現了171次倒轉,最近一次磁場倒轉大約發生在78萬年前。但是,這樣的傾斜程度是很緩慢的。而且,地球磁場是一個弱磁場,一般地區的地表磁場平均強度只有0.5—0.6高斯,只相當於一塊普通磁鐵的1%左右,一塊磁鐵尚且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就更不用提微弱的地磁了。『所以,我們只能說,地球磁極出現變化的確是可能的,但並不足以出現毀滅性的災難。』
李旻說。  如有撞地行星10年前就該找到了  上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發掘6000年前的蘇美爾文明遺跡時發現了一張雕刻在石板上的星圖,除了人類已知的11個天體外,還有一顆連現代人都沒發現過的星球——Nibiru行星,最著名的說法是2003年、2012年和2085年撞地球。在各種末日傳說的版本中,小行星撞地球的情節也是屢見不鮮。  對於小行星的研究,各國科學家都一直在從事。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在盱眙就建立了『境外天體觀測站』,專門對近地天體進行搜尋。『到目前為止,以我們人類的能力,還沒有發現足以致命的近地小行星。』李旻說,Nibiru行星只是個流傳於網上的惡作劇,它根本就不存在。試想如果Nibiru行星真的會在2012年撞向地球,天文學家至少在10年前就已經能跟蹤到它了,現在至少能用肉眼看到。『但是從幾率上說,小行星撞擊地球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恐龍滅絕的眾多可能性原因中,小行星撞擊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專題主題文字資料-世界末日-1

國際間大地震頻傳,在智利發生8.8級地震後,一條聲稱汶川、海地、智利三次地震日期詭異的帖子迅速在網上流傳。發帖人稱,離《2012》真的不遠了,因為他發現這3個日期無論橫向或縱向排列都一樣,「橫豎都是死」。

去年海地11月2日、今年智利2月27日和汶川5月12日的這3起造成重大傷亡的大地震,有令人發毛的巧合!發帖人排列出3次地震的日期,稱這3 個日期無論橫向排列或縱向排列都是512、112、227。難道真的跟瑪雅預言一樣,世界末日就要到了嗎?

世界末日四大預言 - 瑪雅預言
據大陸網站報導,聽上去似乎有些科學道理的《2012》四大末日預言,其實並不用擔心。害怕地球因為磁極倒轉導致地心岩漿噴出來?在過去7800 萬年中,地球磁極已經倒轉171次了,仍然一切平靜;而傳說中會讓地球毀滅的「Nibiru」行星,根本就不存在。

世界末日四大預言- 九星連珠
另外,「九星連珠」的牽引下,讓地球加速毀滅?科學家分析九星連珠還不如太陽和月亮對我們的影響力大;而將會把人類烤焦的太陽「耀斑」,只對地球通訊系統造成打擊,不會危害巨大,而且人類已平安經歷過嚴重的太陽風暴。

其實,造成氣候變遷的主導者是人類,對於擔心一個比一個猛,卻都沒有實現過的預言,或煩惱2012年12月21日這天的到來,停止繼續破壞和想辦法挽救應該比「憂末日」來的實際!引用自:http://www.nownews.com/2010/04/15/162-25921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