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關於六書的分類法則

關於六書的分類法則:「造字說」與「四體二用說」。

班固造字說:這是自鄭眾、許慎以來,六書造字之說,從來沒有動搖過的理論。而所謂「六書」是指漢字的六種構字規律,它是後人將文字依某些規律而作的分類。不過從唐蘭提出「三書說」後,六書的說法,才開始受到質疑。因此,六書的形成順序,是否也應依「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這般的順序,也受到了挑戰。

只不過「六書 」(造字 )畢竟是傳統之說,其接受度較廣。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是繼承劉向父子對六書順序的看法,認為六書的順序應是「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認為六書皆是「造字之本」。

然而,「轉注 」、「假借 」是造字還是用字的法則,學界似乎還是有著分歧。因為魯實先先生就力主「轉注」、「假借」是輔助的造字法則!換言之,這兩種造字法並不能獨立存在,需要依附在另外四種基本造字法則身上才可以。故對班固造字說的觀點,變形成了缺點。亦即其論述,頗有不夠完備之處!我個人也認為班固這種說法,只是戴震之前,因沒有人提出主流性立論,而被傳統匡住的結論。直到戴震提出精闢的觀點後,才掀起一番熱絡的研討。

戴震四體二用說:這種觀點是指六書當中,前面四種是「 體裁」,也就是創作文字的方法;後面兩種是「 應用」,也就是使用已創作文字的方法。

古人用象形、指事創作獨體文,將單純的人事物轉為文字;用會意、形聲創作合體字,將複雜的人事物轉為文字。不管怎樣,創作文字時,主角都是它們想要表達的人事物等概念。而轉注和假借則是用來描述一些文字誕生之後產生的狀況,比如說某個字被借做它用、某個字以訛傳訛等等,事實上這兩種造字模式,都是在已經有文字的狀況下,針對文字本身的改變,也就是說主角是文字。

這樣的觀察與立論,是戴震之所以提出「四體二用說」的基礎。如果說這種主張有甚麼缺點,那麼大概就是:中文同義字很多,卻不一定都是「轉注和假借」的結果,很容易讓初習者造成些許混淆吧!不過,我個人很傾向他的看法。畢竟,「六書 」是造字之說的傳統觀念,在「 轉注和假借」中,很難說得通,因為造字是創造新字的意思,而「轉注和假借」並沒有創造新字,只是「意義移轉 」罷了。除非將意義轉移到另一個字上面,也算造字法則。否則「造字說」看似落伍了。現代文字學者,也都普遍認定這種說法了。

戴震真是一個偉大人物,「 四體二用說 」是他在「答江慎修先生論小學書」中,提出的偉大見解,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說:「指事.象形.諧聲(形聲).會意四者,書之體止此矣:由是之於用,曰轉注.曰假借,所以用文字者,斯其兩大端也。」故他認為,前四書為造字之法,後兩種為用字法。王筠在「 說文釋例」中也說:「 象形.指事.會意.諧聲(形聲)四者為經,造字之法也:轉注.假借為緯,用字之法也。」可見「四體二用說」顯然是比較妥確的看法了。

古人造字的原則共有六項,稱為(六書) 。 六書是就已有的文字加以研究分析,整理歸類所得,因此我們可以依據六書的類別,為每一個字找出當初造字的方法。 一般習用之六書名稱與次序 :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 轉注、假借
六書之中象形字最早形聲字最多
造字的基本法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造字的補充法則---轉注、假借 。
不能再加以分析的獨體、稱為「文」---象形、指事。 可以再加以分析的合體,稱為「字」---會意、形聲 。 象形與指事之別---象形是具體的「物」; 指事是抽象的「事」。

會意與形聲之別--- 會意是「形符」+「形符」 ;形聲是「形符」+「聲符」。

象形就是對文字所要表達的客觀賞實體加以摹擬,將其外形特徵濃縮為圖案化和抽象化的線條,象形是漢字構造的基礎指事當文字所要表達的不是某個客觀實體,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象形便無法造字,只能用更抽象符號示意。
因此指事字是用符號表示抽象的事物,象形字是描畫具體的事物的形狀。這是指事和象形的分野。

指事的構造,主要可以分為兩種: 一、純粹幅用記號來表示抽象概念,二、在象形字上面附加符號以表示抽象概念會意是利用兩個或兩個以上象形字組合,湊出一個新的意義。
用象形的方法,去描繪艸木等形狀,是可達成目的。但草木類繁多,若完全使用象形,很難一一描畫出來。而且同是一個音,可以代表許多不同的物,例如桐樹的「桐」,竹筒的「筒」,銅錢的「銅」,聲音完全相同,在使用語言時,有實物可指點,還不致發生障礙,如果單把音符紀錄在紙上,就無法分別了。形聲字就可解決比一困難,故利用「形符」加上有注音作用的「聲符」配合起來的一種造字方法。

形聲字依照字形的排列,可以歸納為六類:
一、左形右聲,如:伴、鰻…。
二、右形左聲,如:雞、郡…。
三、上形下聲,如:菁、霖…。
四、下形上聲,如:驚、烈…。
五、外形內聲,如:圃、衷…。
六、內形外聲,如:聞、辯…。
參考資料 參考http://ilc.k12.edu.tw/1002613986/index.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